为什么中国叫“China”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为何中国叫China而非Cathay 为什么中国叫“China”

为什么中国叫“China”

2024-06-02 17:1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1745年,瑞典哥德堡号(ShipGothenburg)满载700吨从中国采购的货物,包括“茶叶”、“丝绸”、“瓷器”从广东返回,在离哥德堡海港不到一公里处,触角沉没。由于离不远,当时立即打捞,只打捞上来3成货物,但由于茶叶和丝绸遇海水就不能使用,只有瓷器还能卖。但是就是这仅剩的瓷器在欧洲市场上拍卖,不仅完全支付了哥德堡号长达两年的成本、弥补了沉船的损失,还让所有参与投资的股东们获得了14%的高额利润。事后估计,如果船完好靠岸,全部货物市值估价2.5亿~2.7亿瑞典银币,相当于瑞典一年的GDP!

从这个角度来讲,英文中对中国的命名“China”,和学生起外号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事情了。就好像我们现在称呼有钱单身男性是“钻石王老五”一样,钻石和瓷器都是代表了一种荣誉和地位,而中国就是“瓷器之国”。这个地位一直到18世纪,才开始被欧洲人动摇。

动摇这个地位的始作俑者是超级瓷器迷、萨克森公国国王奥古斯都二世。18世纪奥古斯都二世和瑞典开战,财政紧张,他抓了两个炼金术师,开始炼制黄金,很快就证明此路不通。于是转而命令他们开始研制瓷器。奥古斯都二世把术士软禁在城堡里,建造了庞大的实验室,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。1708年德国麦森地区发现了高岭土矿,但含量太低无法烧制。炼金术师之一“伯特格尔”就带领大家开始实验,经过反复配比,做了3万次实验,每天20多次的重复,终于1709年发现添加长石成分,烧制出了第一个欧洲硬质瓷器——“白瓷”。这款瓷器被保存在德国德累斯顿瓷器馆,而他把烧制、发明瓷器的过程,全部记录了下来,现保存在德国德累斯顿国家档案馆内。

之后1719年城堡内三名术士逃走,将发明瓷器的方法传播开来,来到奥地利维也纳,开启了欧洲制造瓷器的历史。18世纪70年代,在法国蓬巴杜夫人的扶植下,法国瓷器业突飞猛进,研制出了现在著名的“塞夫勒瓷器”。随着工业革命的进步,欧洲瓷器业迅猛发展,不仅在制作工艺上超过了“景德镇”,还自主研发了“骨质瓷器”。

而与此相对的中国,还是保持人工小作坊,不仅烧制的成功率相对较低,而且烧制方法也不成体系,大多是靠个人的经验和摸索,缺乏系统的实验记录和可重复性的操作指导,再加上清朝、民国瓷器市场上,中国商家经常以次充好,到了1930年,中国的瓷器进口量终于超过了出口量。瓷器之国的地位一去不复返了......

如今“China”一词仍然是我国的英文代称,仍然昭示着我国辉煌的历史和智慧,但同时也有着种种挫折和教训。理解了瓷器,也就更能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解读我们今天这一代人该做的事情了。

好了,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,希望对您有所启发。这是与您分享的第448篇文章,我们下周五见。

注释:本文资料来自得到APP吴军的谷歌方法论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